hth官网最新版本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hth官网最新版本下载

hth官网最新版本下载

多边合作模式下的上海三林楔形生态绿地设计

发表时间:2024-02-24 11:04:11 来源:hth官网最新版本下载


  五大设计策略,旨在提升场地的连通性,修复场地生态环境,重塑动植物栖息地及韧性景观,创建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生态科普及研究基地。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将美国本土项目强调的社会各个层级的公众参与、重视公共利益的经验带到了中国,形成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多边合作模式。在这种多边合作模式下,上海三林楔形生态谷项目不仅实现了对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持续优化,不断解决施工建造中的落地问题,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园区建成后运营管理和生态维护的成本和可行性,旨在使项目真正满足市民需求,为城市带来更加持久而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20世纪初,三林地区仍保留着阡陌纵横、水网密布的农田景观-小黄浦、三林塘港、三林北港等水系流经场地,形成了当地的景观框架。由于场地毗邻黄浦江,土壤多为淤泥质黏土,因此不时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情况。伴随着上海市的城镇化进程,城市人口密度大幅度增长,三林作为城乡交界地带,慢慢的变成为新增外来人口的聚集地。因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大部分原有农田被用作工业用地、居民私搭乱建现象随处可见,城市生活垃圾污水严重污染了河道水质,生物多样性丧失,场地原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此外,城镇化使上海成为了全球人口密度第二大的城市,也使其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热岛效应,上海市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楔形绿地总体设计概念,划定了8块处于战略位置的楔形绿地[1],主要发挥城市“风廊”和“绿肺”的作用。作为这8块楔形绿地之一,三林生态谷项目场地面积为240.6hm2,是上海中心城区南部唯一一处紧邻黄浦江的公共绿地,也是黄浦江生态廊道及城市外环生态廊道的重要交汇。2014年,上海市启动了对三林地区的整治及重新规划工作。然而,重新规划后的河道及市政道路将场地分割成了10个破碎的区块,这为项目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林地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的8块楔形绿地之一,主要发挥城市“风廊”和“绿肺”的作用。© TL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三林地区周边用地类型复杂,场地使用人群多元化,包括老三林居民、新迁入人群、高科技从业者、商务区白领、学生等,跨越各个年龄段。设计团队通过场地调研、广泛走访以及与市场顾问进行合作,来获知和分析使用者需求。设计团队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初步确定了场地的功能承载:这里要成为老三林人宅田记忆的精神场所,适宜社区居民社交、运动的休闲空间和活动场地,上班族放松身心的自然场所,以及可供各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玩耍的游乐空间和认知动植物的教育场所。

  1)整合场地破碎区块,打造连续的城市绿地与慢行系统,并与黄浦江沿江长达40km的慢跑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相贯通;

  设计目标之一:整合场地破碎区块,打造连续的城市绿地与慢行系统。© TL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三林楔形生态绿地设计总平面图:地形、水系统、动植物栖息地、动线与活动相互交织。© TL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本次景观规划设计致力于完善区域生态网络,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缓解上海市区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缺失及环境污染问题。在尊重场地现有地形的基础上,为实现上述设计目标,设计团队有必要进行微地形、交通、水系、植被、公共空间等多层次构建,而这样一些方面都与高程设计相关,因此“谷”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

  通过进一步的场地潜力分析,设计团队在利用慢行系统串联各个区块的同时,对场地功能组团布局进行了梳理,划分了5个主题“谷地”与三林滨江生活区:场地北侧毗邻东方体育中心,且设有防风林,适宜进行户外活动,因此确定北部片区为突显运动文化主题的“动之谷”;东北部片区为场地水系的终点,水质良好,适宜开展亲水活动和水生态教育活动,因而确定此处为“水之谷”;场地中部片区为城市通风廊道的核心区,因而得名“风之谷”;场地东南片区外围的城市保育林为园区的林木缓冲带,此处环境静谧,被确定为“森之谷”;场地西南片区保留着原有农田肌理,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以展示型农业和生态教育为主题的“土之谷”;场地中心规划有商住综合区、三林港滨水区,以及拟建地标“滨江音乐广场”,共同构成了三林滨江生活区。这5个城市谷地与三林滨江生活区实现了有机嵌合。

  在规划设计前期,设计团队通过与雨洪管理专家合作,对场地内涝问题和水体净化解决能力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计算,并确定了总体河道设计的具体方案,聚焦于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与河道净水湿地系统两个方面。雨洪滞留区及散布于整个园区中的生物蓄水池是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的重点。在河道净水湿地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与上海本地设计机构展开合作,通过对场地水体进行采样分析,明确了河道水体优化重点:1)减少沉淀物;2)避免水体富营养化;3)改善水质、提高透明度。方案在水处理源头设立了4个净水湿地,并结合区域风貌形成了4片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挺水植物净水湿地、氧合阶梯净水湿地、花林净水湿地,以及杉林溪地净水湿地。

  同时,水质专家分别对各个谷地中的水处理负荷量进行了测算,提出了设计改进建议。经过一系列上游湿地的净化处理后,水之谷的水质得到了提升,能够很好的满足亲水活动的景观用水要求;水之谷还设有水质监测站、温室、小型雨水花园等设施,可供开展丰富多样的水生态教育活动。

  设计团队协同气候风道专家对上海基础数据及场地环境现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设计提出了“阻挡冬季风、引导夏季风”的设计策略,将北部动之谷和南部土之谷打造为适合冬季活动的避风场所,并建立通风廊道,通过引导夏季盛行风来缓解高温对场地的影响,具体包括“疏导”“遮挡”“净化”“生成”4种气流运动策略。此外,设计团队格外注重微地形塑造与种植设计的结合,以增强局地环境改善效果。

  随着设计的深入,专家提出了主要风廊、次级风道的优化建议。设计团队随之进行高程设计、种植设计的深化调整,对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敲。最后,专家对调整后的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场地热环境、风环境模拟,以确保风廊和风道的有效性,并在所有地块的方案设计完成后进行了全场地综合模拟,以检验整体设计效果。

  水与土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ECO类型。设计团队力求在修复场地被破坏的ECO的基础上,通过微地形塑造,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群落,包括挺水湿地、沉水湿地、湿草甸、灌木林、低地落叶林、高地混交林等。

  依据具体生态条件,场地被分为生态防护区、保育区及缓冲区。同时,为了突显5个谷地各自的区域特色、丰富游览体验,种植设计的具体方案强调了对每个区域ECO差异性的营造。设计团队基于生态功能和本土景观特色并重的原则,尽可能多地运用上海乡土植被物种。在生态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得到了来自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专家的各方面建议和技术支持。

  场地内被河道及路网分割的破碎片区亟需通过交通流线进行整合。设计团队希望以一套慢行系统串联起各个区块,并通过竖向交通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该慢行系统由内环滨水游道、中环景观游道、外环漫步游道、生态步道,以及近5km的自行车环线构成,在局部地段还设置了桥梁,为行人、骑行者和野生动物创建了安全连贯的移动路径。

  在慢行系统和桥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与众多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师等专家展开合作,还面向当地青年建筑师举办了桥梁设计竞赛,并请生物学家就获胜设计的具体方案提出指导意见,以预留出必要的动物迁徙廊道。

  考虑到场地使用人群需求的多元性,设计在园区活动安排上结合各个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预期,在最低限度开发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丰富游览体验。

  动之谷是主要的运动区域;水之谷设立了一系列水生花园和一座水质监测站,可开展水生态教育活动;风之谷极具特色的褶皱地形营造出野花草甸景观;森之谷是场地中重要的动植物栖息地中心,可在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户外生态教室等教育科普活动;土之谷中计划开展“乐活小镇”“互动农田”“观光农田”等项目,是亲子教育和集体出游的理想场所。这些特色体验项目由慢行系统一一衔接,游人可以在充满野趣的步道中感受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整合了多种生态景观及城市韧性设计资源(包括美国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加拿大的气候风道专家、德国的结构工程师、中国上海当地的植物生态学家等),这种协作模式极大的提升了设计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效率,成功地实现了技术的对接和落地。

  除此之外,设计团队也将美国本土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强调的社会-经济各个层级的公众参与、重视公共利益的经验带到了中国,形成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多边合作模式。

  任何设计和规划问题都没有“最优方案”;当面对众多的解决方案时,通常的评判标准都基于客观条件(包括物质空间基础、经济条件、建筑规范等)和主观因素(包括公众意愿、风俗习惯、价值判断等)。[2]通过社会参与,市民可以介入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决策阶段,参与到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来。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当前在规划和公共政策领域十分常见。广义上,利益相关者可以是项目周边的居民,也可以是纳税人,还可以是关注项目的任何市民。由于“利益相关者”和“公众”这两个概念往往会被混淆,因此有必要厘清为什么利益相关者应该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以及如何明智的选择利益相关者。[2]在美国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4类:社区代表、利益组织代表、政府机构代表,以及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的官员或专家。同时,这些利益相关者应对问题有决定权、掌握某些特定的信息或知识、能够代表某种实际冲突或潜在冲突的当事方,并能够融入项目所处的社会网络。[2]

  对于三林项目来说,利益相关者发挥着很重要的公共影响。筛选出的利益相关者包括:

  1)来自场地四周社区的、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例如在周边社区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

  3)对意见及问题具有实际执行力的决策人,例如在项目中整体河道规划设计(如河道宽度、深度、荷载量等)问题上具有最终决定权的部门为上海水务局,所以水务部门的有关人员被邀请参与到设计过程研讨之中;

  4)对项目相关联的内容具有专业相关知识背景、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的专家,例如,设计研讨会邀请了包括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上海园林设计研究总院院长等在内的植物生态学专家,就项目的整体植被设计提出评价意见。

  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在三林项目中,设计团队和项目委托方组织的社会参与活动皆需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但每隔2~3个月还是会进行为期2~3天的利益相关方设计研讨会。考虑到本项目可能为上海市带来的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设计团队和项目委托方也采用调查问卷、采访、专项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收集来自社会各群体的意见。

  例如,在风之谷的初步设计中,生态湿地结合樱花林带的景观风貌构想得到了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肯定,并收到了“希望在这种山-水-花-林的浪漫意境中进一步增添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建议。基于此,设计团队进行了多达5轮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研讨,提出了“园中园”的初步设计理念,并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进一步深化完成。

  项目建成三年后,运营管理工作可能会直接移交至上海市政府,因而设计团队与各利益相关方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公园的维护成本问题,达成了几项共识:1)减少高维护需求的设计内容;2)将高维护需求的设计集中排布;3)在构建生态系统时,充分的发挥植物群落及生境本身的演替功能,例如在生态防护区及保育区运用宫胁造林法。

  在这种强调公共参与的多边合作模式下,上海三林楔形生态谷项目不仅实现了对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持续优化,不断解决施工建造中的落地问题,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园区建成后运营管理和生态维护的成本和可行性,旨在使项目真正满足市民需求,为城市带来更加持久而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设计团队:聂雨晴、邢晓晔、陈嘉雯、Pablo Alfaro、高露、孙辰、姜卓、王子莹、郑幻、范炜、张晨笛、刘京、郑婳、薛雯瑜、黄雨烟、杨雪菲

  技术咨询顾问:Klimaat气候环境咨询公司、Lotus Water水环境工程顾问、UAP工作室、SBP工程咨询顾问、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KDA建筑工作室

  景观合作团队: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园林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及桥梁设计团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创盟国际、否则建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杨明工作室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现已被ESCI新兴引文源期刊数据库收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